栏目导航

首页    德育管理    德育主题月    高考心理疏导国旗下讲话
创建时间:2021-05-31 17:08

    当高考倒计时变成个位数字时,在同学们的眼中可能已幻化成不同的图腾,让有的同学感到紧张、焦虑、烦躁,在高考前的这一周,对学生来说,做好心理上的调整,比夜以继日地埋在书堆里效果更好。

      俗话说“知己知彼、百战不殆”。高三学生要平稳的度过这一周的学习时光,并在考场有理想的发挥,须要先了解自己现在的状态。 考生考前心理状态什么样?不同的学生在考前的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,通过高考专家多年的观察,总结出以下常见的四种:
  1、过分激动状态。表现为情绪体验强烈而紧张,注意力失调,心不在焉,不能控制自己。
  2、平淡默然状态。表现为情绪低落,萎靡不振,意志消沉,缺乏信心。
  3、盲目自信状态。主要表现在对考试的艰巨性和困难估计不足,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,盲目自信。
  4、最佳竞技状态。这种状态表现为学生对面临的考试以及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有清楚的、实事求是的认识,有全力以赴参加考试和争取成功的愿望。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,注意力集中在即将来临的考试上,知觉敏锐性提高,情绪饱满,精力充沛。这种状态对学生考试水平的发挥有较好的促进作用。了解了我们考前可能会出现的这几种状态,我们应如何进行心理调节呢?

  一、调节情绪,活跃思维。情绪是思维的催化剂,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情绪的 富有信心。消极的情绪则让人感到学习枯燥无味,想象贫乏、思维迟钝、心灰意懒。人在高兴时,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会增强,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变得强烈,会感到大脑像海绵吸水一样,比较容易把知识“吸”进去。而烦恼、焦虑、愁闷、恐惧时,会降低学习的愿望和兴趣,抑制思维活动,从而影响智力发挥。 
   二、适度焦虑,激发动机。有些同学在考试之前就开始担心自己的状态,这是过重的学习负担、心理压力、家长和社会过高的期望常使同学们的情绪处于焦虑状态。过分的焦虑会影响到学习效果,但适当的焦虑还是有必要的。焦虑是注意的基础,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可以有效地调整我们的注意力,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和思维效率。    
     焦虑尽管是令人厌恶的情绪,但在学习中又不可缺少,我们不应该笼统地把焦虑看作学习的绊脚石,而应当宽容地接受适度焦虑的出现。不允许自己的情绪有波动,不允许有焦虑,就必然会对正常焦虑的出现感到痛苦、不安。这种“对焦虑的焦虑”反而会激发过度焦虑。
    无焦虑或焦虑水平过低,学习无紧迫感,对什么都无所谓,肯定学不好;而焦虑水平过高,人的精神极度紧张,又会影响正常的思维;只有处于中等焦虑水平的学生,内在的学习动力才被激发,变压力为动力,学习效果最好。
    在紧张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在考试过程中,一旦出现了过度焦虑的状态,正确的做法就是不要以主观意志对抗情绪变化的“自然现象”,而应该坚持“顺其自然”的原则,实行三不态度:不痛苦、不体验、不抵抗。
    三、积极暗示,挖掘潜能。积极的心理暗示可缓解过分的焦虑。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:一个人总是沉浸在不愉快的回忆中或满脑子都在想我怎么学不好、记不住时,情绪肯定低落,学习效率不高。当你坐在书桌前开始学习时,脑海中先浮现出令你最自豪、最愉快的画面一分钟、并在心中默念三遍“考试前我一定能复习好”“我绝对有能力考好”,然后充满信心、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,考试中会有明显的效果。因为在我们每位同学的体内都有成功的种子,也许有的还在休眠,快些把它唤醒,它会把你带向成功。
    四、克服自卑,树立信心。一些同学由于付出的努力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,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,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归因理念。事实上,每一个人都是自卑的,只是程度不同而已。因为我们发现我们所处的现状都是可以进一步改善的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自卑也可以成为一个人进步的动力,人生正是在对自卑的不断超越中而渐入佳境的。
 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,在影响高考成绩的诸多因素中,居第一、二位的因素是考生在考试中的心态和考试前夕的情绪状态。因此,我们高三学生应该及时了解和把握这些心理现象,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,增强自信心。   同学们,胜利不会向我们走来,我们必须自己走向胜利!为了心里最美丽的梦,你们即将迈向新的征程,去掉那份忧郁和怯懦,鼓足勇气,海阔凭鱼跃,天高任鸟飞。2021高考在即,祝福全体高三学子高考顺利!高考圆梦!
 

谢谢大家!

史娟萍
 2021.5.31
 

高考心理疏导国旗下讲话

浏览量:0